全球最实用的IT互联网信息网站!

AI人工智能P2P分享&下载搜索网页发布信息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诺佳网 > 电子/半导体 > EMC/EMI设计 >

空气放电与接触放电的对比解析

时间:2025-02-10 16:28

人气:

作者:admin

标签:

导读:空气放电与接触放电的对比解析在现代电子产品无处不在。从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,到工业领域的精密仪器,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。而静电放电(ESD)作为影响电子产品性...

在现代电子产品无处不在。从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,到工业领域的精密仪器,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。而静电放电(ESD)作为影响电子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,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、数据丢失甚至永久性损坏。其中,空气放电和接触放电是 ESD 测试中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,两者在测试原理、适用场景、测试效果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。深入对比有助于优化 ESD 防护设计,提升产品质量。

一、空气放电与接触放电对比

上海雷EMC小哥整理空气放电和接触放电主要差异列表如下:

0e6591e8-e789-11ef-9434-92fbcf53809c.png

标准规定:接触放电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,空气放电则用于不能使用接触放电的场合(如表面涂有绝缘层、计算机键盘缝隙等情况)。对于有金属外壳或对外接口的大部分产品或设备,目前这两种试验方法通常都被用户要求进行。

二、ESD抗扰度试验标准IEC61000-4-2/GB-T 17626.2

测试等级

GB/T 17626.2-2018(中国国家标准), IEC 61000-4-2:2008 + A1:2023(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)两者内容技术等效,GB/T 等同采用IEC标准。两种试验方法的电压等级如下表。等级越高越严格。

0e89c888-e789-11ef-9434-92fbcf53809c.png

三、防护策略

1、接触放电防护策略

低阻抗接地设计:金属外壳、接口等导电部件通过多点接地,接地阻抗需<1Ω。

瞬态电流分流:在接口(如USBHDMI)处并联TVS二极管(响应时间<1ns),电源输入/输出端增加ESD防护器件(如PESD、TVS阵列)。

上海雷卯整理出各种接口防护放入“EMC电磁兼容社区”小程序,可以查阅参考。

PCB回路面积:减小PCB 电源信号回路面积。

结构设计强化:金属部件绝缘隔离:外露金属(按键、螺丝)通过绝缘垫片与内部电路隔离。使用导电泡棉填充外壳缝隙,防止ESD通过缝隙侵入。

2、空气放电防护策略

绝缘与屏蔽设计:表面绝缘处理和电磁屏蔽。

减少耦合路径:缝隙和孔径控制,共模干扰抑制。外壳缝隙宽度<0.5mm(避免电弧穿透),或设计迷宫结构延长放电路径。散热孔采用蜂窝状结构,孔径<1mm并增加金属网屏蔽。信号线使用共模扼流圈(CMC),抑制高频辐射干扰。

软硬件协同防护:MCU程序增加看门狗(Watchdog)和状态自检,ESD触发后自动复位。关键数据存储采用ECC校验或双备份机制,防止数据篡改。

测试验证:预测试使用静电枪扫描设备表面,识别薄弱点,上海雷卯有静电浪涌测试实验室,可以提供免费测试验证。如有需求请联系EMC小哥或销售人员。

0ead6cc0-e789-11ef-9434-92fbcf53809c.png

四、总结:

0e135b08-e789-11ef-9434-92fbcf53809c.png

总之,接触放电防护核心是“疏导”,通过低阻抗接地和瞬态抑制器件快速泄放能量。空气放电防护:核心是“隔离”,利用屏蔽和绝缘阻断电弧路径,减少耦合干扰。

上海雷卯EMC小哥总结实际生活中需结合两种策略:

1、金属外壳设备:接地+屏蔽层+接口TVS

2、塑料外壳设备:防静电涂层+内部屏蔽罩+共模扼流圈+TVS。

Leiditech雷卯电子致力于成为电磁兼容解决方案和元器件供应领导品牌,供应ESD,TVS,TSSGDT,MOV,MOSFET,Zener,电感等产品。雷卯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,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,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果对您有帮助,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!
相关阅读
本类排行
相关标签
本类推荐

CPU | 内存 | 硬盘 | 显卡 | 显示器 | 主板 | 电源 | 键鼠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25-2035 诺佳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赣ICP备2025066733号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