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最实用的IT互联网信息网站!

AI人工智能P2P分享&下载搜索网页发布信息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诺佳网 > 电子/半导体 > EMC/EMI设计 >

屏蔽罩失效?

时间:2025-04-15 11:32

人气:

作者:admin

标签:

导读:一前言在当今高度电子化的世界中,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(EMC)至关重要。而随着产品更新迭代,产品芯片工作频率越来越高,从而使得产品内部温度越高,EMC环境也愈发复杂。结合...

前言

在当今高度电子化的世界中,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(EMC)至关重要。而随着产品更新迭代,产品芯片工作频率越来越高,从而使得产品内部温度越高,EMC环境也愈发复杂。

结合这两点情况,有部分产品则设计了结构型屏蔽,从而满足散热和屏蔽,但如果设计不合理,则达不到良好的屏蔽效果。

案例分析

本案例的产品是一款主机,产品为金属外壳,为了同时满足产品的散热需求以及屏蔽罩需求,结构工程师设计如下结构,希望同时满足两个需求,形成一个结构型屏蔽罩:

4f52b052-19aa-11f0-9434-92fbcf53809c.png

理想中的结构型屏蔽罩

但因为考虑到模具生产时的误差以及结构和PCB板接触时产生的压力导致PCB板形变,实际上的结构型屏蔽罩是和PCB板存在缝隙的,如下图:

4f7054ae-19aa-11f0-9434-92fbcf53809c.png

实际上的结构型屏蔽罩

而产品的实际测试情况如下:

4f920144-19aa-11f0-9434-92fbcf53809c.png

未整改前数据

可以看出数据存在大量高频的时钟辐射,而经过排查,源头为结构屏蔽罩内的解码IC引起,从侧面印证了该结构屏蔽罩的效果不佳甚至是失效,主要原因是屏蔽罩存在缝隙导致屏蔽效能降低。

整改思路

缝隙是造成屏蔽效能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在实际情况中,常常用缝隙的阻抗来衡量缝隙的屏蔽效能。缝隙的阻抗越小,则电磁泄漏越小,屏蔽效能越高。而缝隙的阻抗可以用电阻电容并联来等效。低频时,电阻分量起主要作用;高频时,电容分量起主要作用。【影响缝隙上电阻成分的因素主要有】:接触面积(接触点数)、接触面的材料、接触面的清洁程度、接触面上的压力、氧化腐蚀等。而根据电容器的原理,很容易知道: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越近,相对的面积越大,则电容越大。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减小缝隙电磁泄漏的基本思路:减小缝隙的阻抗(增加导电接触点、加大两块金属板之间的重叠面积、减小缝隙的宽度)。根据结论,我们可以用SMT导电硅橡胶将PCB板的GND和结构型屏蔽罩进行连接,从而降低整体的阻抗。

4fc0ff94-19aa-11f0-9434-92fbcf53809c.png

(红圈内为SMT导电硅橡胶)

而经过整改增加SMT导电硅橡胶后,该产品的测试结果如下:

4fdf64d4-19aa-11f0-9434-92fbcf53809c.png

整改后增加SMT导电硅橡胶数据

4f37b572-19aa-11f0-9434-92fbcf53809c.gif

总结

在实际应用中,电磁屏蔽是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大部分电磁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电磁屏蔽来解决。而优化电磁屏蔽则需要更多的其他辅助手段以提高屏蔽效能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果对您有帮助,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!
相关阅读
本类排行
相关标签
本类推荐

CPU | 内存 | 硬盘 | 显卡 | 显示器 | 主板 | 电源 | 键鼠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25-2035 诺佳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赣ICP备2025066733号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关注微信